老龄化率肉眼可见地增长,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极为庞大
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。它的背景是,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。
一代人终将老去。每个家庭都需要一台消费级人形机器人。这台机器人什么时候到我家?
前些天,一家叫做1X Technologies的公司,发布了最新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原型——NEO Beta。这是一家挪威机器人初创企业,OpenAI去年参与了投资。
NEO就是一款专为家庭环境设计的消费级机器人,能够胜任从整理厨房餐具、递送物品到完成泡咖啡等复杂操作。
这款机器人身高1.65米,体重29.9公斤,步行速度约每小时4.02公里。它可以承受20公斤的重量,续航时间为2-4小时。驱动方式上,NEO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人体肌腱的柔性驱动技术,这与多数机器人的刚性连杆驱动有所不同。
NEO的价格相当于一辆经济型汽车。今年将进入选定的家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。1X公司称,到2027年,它将变得“足够智能”。
这无疑是最接近普通家庭的一款人形机器人。那么,中国家庭啥时候能用到这样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?中国企业在同类竞争中处于什么位置?
今年在北京亦庄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,前不久刚闭幕。
今年共有27家人形机器人产品,是最多的一届。当然,水平也有提高。比如 Unitree 宇树科技推出一款 G1 人形机器人,可以单脚跳、360° 旋转跳。

但怎么看,都觉得它有点幼稚。
下面这款,NAVIAI机器人,似乎好多了:

从慢速到快速,从行走到站立,切换步态整体还比较平滑。身高1.65米,体重约60公斤,整体尺寸跟人类很接近了。
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的这款产品叫做领航者2号,它甚至还能执行售卖汽水的特定指令:

所有人都关注的特斯拉机器人,擎天柱(Optimus),跟特斯拉卡车Cybertruck放在了一起。但它没有表演,只是静态的展示,像个傻子似的呆板地站在那里。

擎天柱机器人还处于保密状态,不肯做现场演示,所以我们不知道它到达了怎么样的水平。但之前公布的Figure机器人,可以帮我们了解国际最前沿的技术。
今年3月13日,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发布了首个人型机器人Figure 01。这家公司特别懒,连产品名字都是用1号2号来命名。OpenAI也是它的投资商,所以用了OpenAI的多模态大模型。
Figure 01展示的能力有,会说会看,还能给人类递食物、捡垃圾、收拾碗筷。不仅如此,它还能够推理,自行识别、计划和执行有用的任务。
最重要的是,并没有人在远程操作,所有动作都是由机器人自己完成的。
5个月后,当地时间8月6日,Figure公司的第二代机器人Figure 02亮相,身高5英尺6英寸,体重70公斤。特点是,手部操作和对话视觉更灵活,板载计算和AI推理能力也比第一代产品提高了3倍,可以与人进行更高效的对话。
目前市面上的人形机器人,电池大多只能续航1至2小时,开头讲的NEO机器人很不错,续航时间是2~4小时。而Figure 02一次充电可运行5小时,公司老板说,希望Figure 02每天能够有效工作20小时以上。这就太棒了。

我们国产的人形机器人,与国外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作简单的比较,可以发现,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。
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方向,有一个业内共识,那就是:一定是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结合。
所谓具身智能,是指人形机器人在真实物理环境里实时互动、执行人类指令的能力。
工业机器人已经较为成熟了,它在标准场景里可以比较好地执行既定指令。而在非标准化的家庭生活场景里,我国的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商用落地,还有很长的距离。
当代人对人形机器人的生活需求简直太急迫了。很多朋友都看到过一篇刷屏的文章,《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》,家庭养老照护是最现实的需求。

我国的老龄化率肉眼可见地增长,消费极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极为庞大。
然而,参加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专家说,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现在还处在“种子期”;还有专家说,人形机器人行业现在还相当于历史上的春秋时期。
制约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落地,尤其是运用于复杂的生活场景(家庭养老和教育),有两个基本问题:
一是现有的AI训练数据集远远不够。二是成本过高。
马斯克是个名符其实的机器人狂徒。他预计,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可能会是2比1,至少是1比1的比例。
我们都多次听过他说的这个愿景:
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生产1亿台机器人,占据市场份额的10%以上。机器人的成本控制在大约1万美元,预计售价为2万美元。
专家说,在中国,按照现有研发进度,适用于家庭生活、成本控制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人形机器人,这个目标的实现,可能是10年,也可能更长。
而开头讲到的那款机器人,2027年量产进入家庭,是非常可能的。中国企业要加油啊!
前不久发布的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(2024—2027年)提出,到2027年,浙江全省人形机器整机年产量要达到2万台。但它所指的应该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。
可以肯定的是,很长一段时期内,人形机器人都将是一个重要支柱型的基础创新赛道。我要跟所有不甘于躺平的年轻人说,这就是你未来学习和创新创业的方向。
所以,那些带孩子去参观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家长,是明智的。很多年后,他们的孩子将会感恩这一天对其人生的最大启迪。
本文转载自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wangjingjie9hao”,作者:9号。